第795章:但朕没办法(4/5)
作品:《大隋第三世》问道。
“应该是遇到了大事,鹰信说不清楚。”杨侗回应了一声,向传令兵道:“让斥侯进来。”
“喏。”传令兵匆匆离开,不久,便将一名风尘仆仆的斥侯带进中军大帐。
斥侯行礼道:“启禀圣上,卑职奉王将军之令,前来给圣上报喜。”
“终于来了么?”王雄诞在泥石洪流发生之前,已经奉命离开大营,前去骚扰禄东赞的军队,至今已过两天时间,但仿佛与自己失去了联系一般,乍闻‘报喜’二字,杨侗亦是充满了期待,笑道:“朕有点迫不及待了,快快说来听。”
“回圣上,我们无意中闯到吐蕃大军的后勤重地玛隆错根湖,那有百万多头牛羊、战马!我们已经成功的将之烧毁,令他们损失惨重。王将军率领我军将士全身而退……”斥侯将他们发现吐蕃补给队和夜袭玛隆错根湖大营的经过,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。
当斥侯说到王雄诞无意从运粮队猜到北方有大鱼之时,众将莫不感慨的看了杨侗一眼,觉得他太会用人了。
尤其是阴明月对杨侗佩服得责任制,她本来要取代王雄诞去搞破坏的,可杨侗认为王雄诞比她更加合适,原因则是王雄诞是个成功的盗贼,比正统将军熟悉各种非常规作战方式,如今看来,王雄诞的的确确比她合适。
斥侯表述完毕,杨侗让他退下休息,对众将说道:“禄东赞已至五十里外的玛隆错根湖,以骑兵的行程,明天就会抵达多玛,战争一触即发。诸位可有不同看法和意见?”
“圣上,微臣认为是好事。”杜如晦笑着说道。
“为什么是好事?”卫凤舞不解的问道:“吐蕃集中兵力来战,不但加大我军压力、加大破敌难度,而且就算我军取得重大胜利,自身的伤亡也会成倍增加。是否可以避实就虚,采取奔袭千里、分而蚕食的战术?”
她主持过军中葬礼,对那场面记忆深刻,听说吐蕃军大举来犯,担忧隋军再次出现重大伤亡。
她的言外之意,就是这场战争将会变得十分艰难、惨烈,能不能尽量避开。
卫凤舞的话使大帐一片寂静,就算杜如晦也需要给她一个面子,尊重她的意见。
良久,杨侗缓缓的说道:“皇后的心情朕能理解,朕也不想打这种硬仗,甚至吐蕃上下若能臣服、任凭我们的安置,朕也愿意大隋多些人口。但很多事情不能光看眼前,就像启民可汗时的东突厥,文帝好心把他们安置在阴山南部生活,当我大隋保持强大实力的时候,他们还能安分守己,可大隋稍微出现弱势,始毕便蠢蠢欲动,后来直接发动了雁门之乱、介入中原之争。吐蕃同样如此,要是我们不能在这场大战中,将他们的有生之力歼灭,他们将如突厥一般,因为畏惧大隋之鼎盛兵锋,缩在高原上装孙子,但是当他们恢复过来,谁能保证他们依然安分守己?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出兵河源、出兵河西、出兵西域?”
“我们现在强,不代表以后永葆鼎盛,为了后世子孙少去一个强敌、为了让后世子孙不怪我们这些先祖目光短浅。我们必须趁潜在强敌发展成祸害之前,一劳永逸的将其歼灭于萌芽状态。所以不管是对付突厥、高句丽还是吐蕃,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抵抗之力消灭干净,然后将之拆分成一个个小国、小部落。就像西域诸国那样世世代代弱小、世世代代受我大隋雄师威慑、统治。”
杨侗的话在大帐内回荡,重重叩击每个人的内心,“眼下禄东赞的兵力虽多,但不代表他可以给我们造成重大伤亡。而且就算代价巨大,但子孙世代的平安喜乐相比,这又算得了什么?”
“圣上为大隋而战、为后世子孙而战,臣妾却发出不当之言。”卫凤舞苦笑一声,“是臣妾想得太简单了!”
“圣上、皇后,容微臣说两句。”这时,杜如晦打圆场道: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大隋第三世 最新章节第795章:但朕没办法,网址:https://www.88gp.org/13/13594/796.html